玩心跳的预录取 Surviving a Conditional Offer

来源:北外国际 时间:2019-07-10

上一篇,曹文教授从剑桥大学录取总数、海外申请学生的录取情况、不同维度的录取数据、各学院各专业的录取情况等方面为我们解读了2018年本科学生录取情况的报告。本篇,曹教授将继续为我们分享“洋高考”过后令学生和家长更为惊心动魄的“预录取”问题。
上一篇文章提到剑桥大学2018年发出了4559份本科录取,最终入学人数为3465人,相差了1094人,占到了录取人数的近1/4。其中海外学生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181和891,也接近1/4被录取的学生最终没有到剑桥上学。虽然我们无法判定这里有多少人是选择了其它大学,有多少人是因为没有达到预录取条件而错失剑桥,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1000人中,有多少人会放弃剑桥而选择其它大学?

一位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学生告诉我,当时收到剑桥大学的预录取以后(2018年1月),他的压力非常大,他申美的同学已经进入游历祖国或者学开车之类的放松状态(美国大学没有预录取机制,虽然也要最终的高三成绩,但没有硬性要求,只要不差得过分),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被剑桥录取了,却不知道,他还有A-level四门课程的考试和雅思全7这些关卡要过,如果达不到预录取的要求,就进不了剑桥。直到八月份这一切才尘埃落定,绝大多数申英学子,都要承受这番经历。

理解英国大学的“预录取”概念说难也不难,有些像我们中国大学的一些半自主招生,即通过了大学单独安排的笔试和面试以后,还是要参加高考,看高考成绩,但是只要达到一本线就能够被录取,不必非要达到大学对外的录取分数线。

说难也难,那是因为中国大学的这种“预录取”只适用于少数人,而且是给孩子吃定心丸的,等于可以降低分数录取。而英国大学的“预录取”(conditional offer)是覆盖几乎所有学生,而且不是降低条件,而是提出硬碰硬的条件。

为什么预录取几乎覆盖所有学生?我们要说一说英国的“高考”,即A-level(英国高中课程)的考试。它常规的考试时间是每年的5-6月份,8月初出成绩;而大学申请最早是前一年的10月15日就截止(牛剑),其它大学也是越早越好,它们1月份就开始发录取。虽然一些大学可以拖到第二年的4月份,但即使这个时候,“高考”还没有考呢。所以,大学的录取(预录取)是基于老师对学生3-4门A-level课程的预测成绩,大学的最终录取是要看实际成绩。这就意味着从1月份的预录取,到5-6月的考试,到8月中旬出成绩,是玩心跳的七个月:怀揣对最终结果的无比忐忑,还要拿下“高考”,孩子们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1


预录取会开出什么条件呢?主要是针对学业成绩。比如,剑桥大学对A-level三门课程的成绩最典型的要求是两个A*一个A。

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条件吗?剑桥的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预录取条件都不同,非常个性化。比如,有些专业只要求A*AA,但是雅思成绩却要求8.0。有些专业除了要求A*A*A以外,还特别指定某门课程必须是A*;如果学的是AP,则要求哪些课程必须达到5分(满分),以及SAT的读写要达到多少分,数学要达到多少分;海外的学生还需要有雅思或其它的英语成绩(一般是总分7.5,小分7)。

2


有没有直接录取、不设条件的情况?有,但数量非常少,需要申请人有顶尖的学业成绩和成就,或者已经有了符合条件的A-level/IB/AP的考试成绩,并且通过了剑桥的笔试和面试。

如果没有达到预录取的条件,有没有可能仍然被录取?有!无论是学科成绩没有达到还是雅思成绩没有达到,都还有机会。当然,这就需要综合考量了,比如,学科成绩很好,只是雅思成绩差一点;或者规定的某门课程的成绩没有达到,但是其它课程的成绩都超级优秀;或者在同一学院同一专业,你比同样没有达到预录取条件的其它学生更胜一筹;或者把你调剂到其它申请者没有你强的学院……

知道了以上这些,我们就该知道,现在和中国高考孩子们一起忐忑等待的,还有一群申英的孩子们,他们也是刚刚考完A-level/IB/AP“洋高考”,也在等待最终的成绩,好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预录取条件,进入第一选择的大学。

祝福所有孩子等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