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 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外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北外现有33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21个,其中44 个专业是全国唯一专业点。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1个、专业硕士点8个,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六大学科门类。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评级为A+,位居全国榜首。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学校语言学、现代语言2门学科再次进入全球前100强,居国内同类院校之首。学校本科在校生5600人,研究生(硕士、博士)3100 人,留学生1600人。
中国儿童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1982年,是党中央、国务院赠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一份厚礼。中心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集应用科学研究、兴趣培养、教育活动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校外教育机构,是我国儿童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中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官园,地理位置优越,园内环境优雅,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有艺术宫、体育馆、教学楼、影剧厅、儿童探索馆和丰富多彩的儿童游艺活动设施。中心设有中国儿童艺术团、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国家儿童营养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儿童中心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中国儿童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等专业和二级法人机构。
中国儿童中心作为综合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全国少年儿童的乐园,是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者交流的平台和先进理念的实践基地。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宣传工作委员会常设于此。
中心坚持以德为先、实践育人,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为核心,重点围绕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在儿童的社会能力、积极态度、意志品质、乐观情绪等方面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实践培养模式。
国际戏剧 / 剧场与教育联盟,简称国际戏剧教育联盟 (International Drama / Theatre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简称IDEA),于1992 年7 月正式成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国际权威戏剧教育行业交流协会,同时也是世界艺术联盟(WAAE)的成员机构。IDEA拥有来自全球72个国家的常务会员( 以机构为单位申请) 及100多个国家的独立会员(以个人名义申请),分别来自非洲、澳大利亚、亚洲、欧洲、南美、北美等地。IDEA每三年举办一次全球大会,25年以来,IDEA 举办了多次以重大国际背景为依托的戏剧教育主题的学术大会,全球戏剧教育工作者因此而聚首。IDEA提供丰富多样的平台和交流方式,广大戏剧教师因此能够以生动、自然的方式汇聚在一起,分享演出、调研经验以及戏剧新思路。IDEA始终秉承愿景,致力于推广戏剧及戏剧教育。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简称:北外国际。直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外语教育和国际特色办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发展、评价与研究。它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深厚的语言教育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文化,以大学视角和国际视野,引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创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
外研社以“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为使命,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术优势,经过40余年的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现每年以80多种语言出版类别丰富的图书和期刊,并积极探索教育服务转型与数字化融合创新,有力推动国际化布局与中外文化交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外语图书市场上“真正意义的产业领导者”,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出版改革与发展的缩影”。
外研社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教育等领域精耕细作,成果丰硕。每年出版大量精品教材与学术力作,服务数千万名大中小学生,培训十万余人次外语教师,为推动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创新、支持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研社已在全球11个国家创立海外机构,在英国牛津设立孔子学院,发起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联盟”。2017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特别贡献奖”,2019 年度版权输出数量超过250 种,为中外文化融通与文明互鉴搭建了交流与合作平台。
中国儿童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简称:对外交流中心)成立于2002 年3 月,隶属于中国儿童中心,是由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经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注册成立的二级事业法人单位,是我国儿童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对外交流中心自成立以来,面向国内外少年儿童及其工作者,坚持开展国际(境)交流与培训,组织承办少年儿童国内外研学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承办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国内外培训交流;承办相关国际(境)合作项目并提供咨询服务,为提高我国儿童工作水平,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对外交流中心组织中国儿童艺术团和有关交流团体先后出访了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哥伦比亚、墨西哥、土耳其、韩国、希腊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总统及夫人、妇女儿童代表团、政要人士等数千批次,向
世界展示了中国少年儿童的风采,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中外人民的国际友谊。与港澳台相关组织合作,举办和参与儿童书画展、艺术节、民俗文化冬令营、中国功夫夏令营等活动,增进了内地与港澳台少年儿童之间的纽带联系。对外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英国、瑞典、芬兰、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国际组织保持紧密关系,在儿童参与、艺术素养、文化交流、智力引进等多领域开展项目合作,组织全国各省、市儿童工作者赴海外学习培训,有力的促进了儿童工作的交流与发展。
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术语戏剧化课堂”项目组
中国教育学会美育研究分会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育分会
北京市东城区美育研究会
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国分会
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以戏剧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十三五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会“立体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美育素质的实践研究”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组
国际学校在线
会议日程
时间 | 主题 | 嘉宾 |
---|---|---|
08:00-09:00 | 签到并领取会议材料 | 全体参会代表 |
09:00-09:50 | 开幕式暨IDEC 金面具戏剧奖项颁奖典礼 | 主管、主办单位领导及与会专家 |
嘉宾领导及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 ||
10:00-10:30 | 演讲:戏剧课在艺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 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麻文琦 |
10:30-10:55 | 演讲:当教育面临改革,我们如此需要戏剧 | 英国华威大学教授 Jonothan Neelands |
10:55-11:05 | 戏剧教育,涵养生命成长;美育视野,引领未来发展 |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尤娜 |
10:55-11:15 | 茶歇 | |
11:15-12:00 | 圆桌论坛:当戏剧教育邂逅传统文化!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 章思英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戏剧化课堂研发组 组长 麻文琦 | ||
东城区美育研究会秘书长 姜婷 |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 王琳 |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戏剧化课堂研发组 成员 李婧菡 | ||
12:00-13:30 | 午餐及午休 | |
13:30-14:10 | 案例展示与教学思路分享:英文戏剧课《花衣魔笛手》(六年级)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杨莎莎 |
14:10-14:30 | 演讲:戏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探索与融合之路 | 加拿大戏剧与舞蹈教育协会主席 Kimberley Snider |
14:30-15:10 | 中文戏剧课展示《雪孩子》(二年级) | 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教师 何畅 点评嘉宾:著名儿童剧导演 李明华 |
15:10-15:20 | 茶歇 | |
15:20-16:25 | 优秀剧目展示及创编思路分享 《我的朋友王二小》(小学) 《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遇孙思邈》(小学) 《梦想不打烊》(中学) |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杨春艳 张秋蕊 |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刘铭罡 |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李雪如 | ||
16:25-16:35 | 嘉宾点评与交流 | 著名儿童剧导演 李明华 |
时间 | 主题 | 嘉宾 |
---|---|---|
09:00-10:00 | 主题发言:戏剧教育的师资培养与课程建设 |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马利文 |
广西教育学院副教授 高飞雁 | ||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戏剧教育项目 负责人 林喜杰 | ||
10:00-10:45 | 演讲:从新手老师到戏剧高手,给戏剧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建议 | IDEA 国际戏剧/ 剧场与教育联盟主席 Robin Pascoe |
10:45-11:00 | 茶歇 | |
11:00-12:00 | 体验式工作坊: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一起玩戏剧! | 著名儿童剧导演、IDEC 特约专家 李明华 |
12:00-13:30 | 午餐及午休 | |
13:30-14:30 | 主题演讲:戏剧教育在3-8 岁儿童中的实践与探索 | IDEC 特邀讲师 张迪 |
13:30-14:30 | 主题演讲:戏剧教育在3-8 岁儿童中的实践与探索 | IDEC 特邀讲师 张迪 |
13:30-14:30 | 幼儿戏剧教育示范课(小班)与教学思路分享 | 北京市密云区第六幼儿园教师 张雪野 |
15:10-15:20 | 茶歇 | |
14:30-15:10 | 幼儿戏剧教育示范课(中大班)与教学思路分享 | 中国儿童中心幼儿园教师 滕春雪 |
15:10-15:20 | 专家点评与交流 | IDEC 特邀讲师 张迪 |
IDEC 广州教学基地研发总监 苏毅 |
时间 | 主题 | 嘉宾 |
---|---|---|
09:00-12:00 13:30-16:30 体验工作坊 (任选其一) |
A1 儿童文学与儿童戏剧教育(幼小衔接方向)地点:艺术宫一层民乐厅(101) | IDEC 特邀讲师 张迪 |
A2 和孩子玩出一台戏——儿童戏剧创编新思路 地点:体育馆一层跆拳道教室 | 著名儿童剧导演、IDEC 特约专家 李明华 | |
A3 戏剧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 地点:艺术宫五层舞蹈教室(505) | IDEC 戏剧讲师 张桂刚 | |
A4 戏剧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价值观培养 地点:体育馆一层体育舞蹈教室 | IDEC 戏剧讲师 李笑卓 | |
A5 用戏剧教育探索学前儿童“爱的教育”地点:体育馆二层综合训练馆 | IDEC 广州基地研发总监 苏毅 | |
A6 英文小剧场——用英文玩戏剧,用戏剧学英语 地点:影剧厅一层 | IDEC 戏剧讲师 陆原野 | |
A7 以白蛇传为例,探讨戏剧及多元艺术与教育的融合 地点:艺术宫三层舞蹈教室(307) | IDEC 戏剧讲师 闫潼希 | |
A8 从文本解读出发,探索戏剧教育的创新融合 地点:艺术宫二层音乐启蒙(207) | IDEC 戏剧讲师 梁紫雯 |
发言嘉宾
(按照发言顺序排列,如有变化以会场发言顺序为准)
-
李婴宁
剧作家、戏剧教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作家协会、中国话剧研究会会员 -
麻文琦
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
Jonothan Neelands
英国华威大学教授华威大学戏剧教育系前系主任戏剧教育范式缔造者 -
尤娜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
章思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秘书处负责人 -
姜婷
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副院长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东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东城区美育研究会秘书长 -
李婧菡
IDEC 戏剧讲师,资深戏剧教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戏剧化课堂研发组成员 -
王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编审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秘书处成员 -
Kimberley Sniderc
加拿大戏剧与舞蹈教育协会现任主席(CODE)IDEA 国际戏剧/ 剧场与教育联盟前任秘书长 -
李明华
著名儿童剧导演、IDEC 特约专家 -
马利文
博士,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应用戏剧与表达性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 -
高飞雁
硕士,副教授广西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广西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培首席专家 -
林喜杰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戏剧教育项目负责人 -
Robin Pascoe
IDEA 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主席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
张迪
资深戏剧教育实践者、研究者高校教师、IDEC 特邀讲师 -
苏毅
IDEC 广州教研中心研发总监 -
张桂刚
IDEC 戏剧讲师 -
李笑卓
IDEC 戏剧讲师 -
陆原野
IDEC 戏剧讲师 -
闫潼希
IDEC 戏剧讲师 -
梁紫雯
IDEC 戏剧讲师
